咨询热线:
19138234697
邮箱:m777299
地址:苏州市玄武区玄武湖88号
“这株兰花能不能挖?”“我想采集点药材,需要办证吗?”当你在山林间遇到野生植物时,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。根据中国《野生植物保护条例》,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无论用途是科研、育种还是商业经营,均需依法申请采集证。未取得许可擅自采集,轻则面临高额罚款,重则构成刑责。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,手把手教你如何合规申请许可。
哪些情况必须办证?
采集列入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》的植物(包括一级保护植物,如石斛、发菜;二级保护植物,如兰科、红豆杉属等)。 若需移植、采挖野生植物(含枝叶、果实、种子、球茎等),无论采集量多少,均需审批。这些情况无需办证
采集列入省级重点保护名录的非国家重点植物(需确认当地政策)。 因科研教学、人工培育等特殊用途,需同时满足“非破坏性采集”且符合专项审批条件。 农村地区零星自用的少量采集,如采集竹笋、野菜(但需远离保护区)。案例警示:2024年,云南某个体户因非法采挖20株野生石斛被判拘役3个月,罚款10万元。其辩解“仅挖几株当盆栽”未获法院认可,因其未履行申请程序。
材料需“真实、完整、规范”,具体包含:
采集申请表:通过部门官网下载,需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(个人申请无需盖章但需按手印)。 采集方案: 植物学名、生长地点(需GPS经纬度定位)。 采集方式(如枝剪、根系保留技术说明)。 采集数量及用途说明(需与后文“用种协议”或“项目批复”对应)。 采集后保护措施(如原地回填、移植基地备案编号)。 合法使用证明: 科研用途→项目立项书或合作协议。 人工培育→场地租赁合同、种苗来源证明。 商业用途→销售合同或加工许可证。 身份证明: 企业→营业执照、法人身份证明。 个人→身份证、无犯罪记录证明(部分省份要求)。 专家论证意见(仅限一级保护植物):由3名副高以上职称植物学家签字,评估采集的必要性及生态影响。材料误区点拨:
采集方案≠简单几句话,需附采集现场照片、区域地图、保护措施示意图。 材料需按顺序装订成册并盖章,不可散页提交。流程提速技巧:如材料齐全,核查前主动联系部门确认考察日期,提前备好现场解说。
Q:我是个人能否申请? A:可以,但需符合科研或自用条件(如村民采集野生竹荪制作传统食品)。商业用途需以企业名义申请。
Q:采集后能卖给药材商吗? A:需在采集证中注明“允许流通”,并同步在省级林业部门备案交易信息。私自交易可能涉嫌非法经营。
Q:采集过程中损毁了周边植物,会被处罚吗? A:会。若因操作不当导致3株以上非目标保护植物死亡,可能面临“未按规定采集”的行政处罚。
Q:发现新的保护植物临时想采集,怎么办? A:立即停手并拍照记录,联系当地林业部门申请临时采集许可(最快3个工作日批复)。
结语:野生植物是生态系统的“基因宝库”,合法采集既是对法律底线的坚守,更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守护。从细致规划采集方案到严谨提交材料,每一步都需打起十二分精神。记住:一张采集证背后,是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术——唯有合规,才能走得更远。